廣州之窗大講堂之廣東經濟形勢報告會開講
- 2019/08/23 00:00:00
- 來源:黨工部
- 作者:馬建東
- 2301次閱讀
8月22日,廣東經濟形勢報告會(中交四航局專場)暨第十六期廣州之窗大講堂在四航局本部召開,本次報告會邀請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譚炳才研究員到場講授。四航局領導周達培、方丘洚、曾瑞雄、黃煥謙、梁赟出席報告會。報告會由四航局黨委副書記曾瑞雄主持,來自中交四航局、中交城投、中交廣航局逾200人參加,來自廣東地區的8家媒體進行現場采訪報道。
報告中,譚炳才從當前世界與中國經濟發展態勢研判、中美貿易摩擦的理性分析、廣東經濟發展態勢研判、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發展、廣東應對當前環境與變化之策五個方面展開對廣東經濟形勢的解讀。他援引我國2018年GDP數據,指出中國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推進器和壓艙石,同時強調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要正確認識我國當前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經濟形勢。
譚炳才重點分析了廣東省經濟形勢,并從新興工業、投資增長、市場銷售三個維度指出當前廣東省經濟增長依然潛力巨大,仍有實現中高速增長的潛力,并以當前世界三大灣區發展為例,結合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分析講解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布局、發展路徑與難點。他強調,面對當前經濟環境,廣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攬廣東工作全局,總結運用“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工作成果,作出“1+1+9”工作部署。
四航局黨委副書記曾瑞雄對報告會作了總結,他指出,譚炳才副主任運用權威的經濟數據和直觀生動的圖表,從當前世界與中國經濟發展態勢、中美貿易摩擦、廣東經濟發展態勢、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國以及廣東應對當前環境與變化的對策五個方面全面準確地分析了當前中國以及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系統講述了廣東經濟運行總體保持平穩、延續穩中向好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態勢,特別是深入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定位、布局、比較優勢和發展前景,令人深受啟發,對四航局確定下一階段發展思路拓寬了視野。曾瑞雄表示,四航局既是央企,又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本土”企業,幾乎承建了深圳港、廣州港所有大型水工工程,深度參與了粵港澳四大國際機場及港珠澳大橋的建設。他強調,企業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踐行“五商中交”發展戰略,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發展大局中,實現“三者定位”的價值追求,堅定做政府與經濟社會發展急所的責任分擔者、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度參與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優質提供者,實施好深中通道、廣連高速、開春高速、水環境治理等省市重點項目,體現央企的責任、擔當、實力,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