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在地鐵新長城
- 2006/12/29 09:33:00
- 來源:中交四航局-gzpcc
- 作者:
- 3785次閱讀
--一公司挺進地鐵建筑市場施工側記
楊建卿
面對群雄逐鹿、迅猛發展的地鐵建筑市場,一公司審時度勢,搶抓機遇,組織精兵強將,以飽滿的熱情和干勁于2005年揮軍挺進廣州地鐵建筑市場,僅兩年時間,先后承建廣州地鐵魚珠站、大沙地站和廣州地鐵四號線區間11標等三項地鐵工程,其中,廣州地鐵四號線區間11標等三項地鐵工程即將完工,不日將投入使用,造福廣州市民。
精心施工鑄造百年輕軌
一公司承建的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南延(黃閣--沖尾)土建工程區間11標,線路全長1.972公里。
地鐵工程是百年工程,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施工質量、施工組織管理要求極嚴,風險高。工程每一施工方案的制定都要經專家論證審定后,嚴格按施工方案施工。每一節段施工還必須先做施工樣板,驗收合格后按照樣板進行施工。輕軌施工對一公司來說是第一次接觸,能否按期優質建好軌道交通,對一公司建設者是一次嚴峻的考驗和新挑戰。四航局和一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兩級領導和有關業務部門經常到該標段指導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難題,以確保建造質量。項目部根據輕軌施工的特殊性,嚴格按照規范精心部署施工,制定了總體計劃、月度計劃和周計劃及相應的保證措施,強化施工組織管理,嚴格按照施工進度控制要求進行施工。每天晚上項目部還召開碰頭會,總結一天的工作,找出不足,及時改進和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狠抓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和安全施工,以確保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打造百年輕軌,造福廣州市民。
輕軌施工大規模應用橋梁節段預制拼裝技術在國內尚屬首次,主要采用整跨拼裝和懸臂平衡拼裝兩種拼裝工法。整跨拼裝采用"匹配澆鑄"法精確澆筑后用于簡支梁安裝;懸臂平衡拼裝用于連續梁施工。一公司承建的11標主要采用整跨拼裝和懸臂平衡拼裝。節段預制拼裝對機械的調整精度及施工控制要求較高,一公司專門由挪威訂做了安全性能和自動化程度較高的600噸下行式預制節段拼裝架橋機投入施工。同時,該公司東江口預制廠的短線法匹配澆注箱梁預制施工技術,經廣東省科技廳鑒定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QC小組獲全國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為在地鐵施工中大規模采用箱梁預制拼裝施工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
創新工藝攻克施工難題
輕軌施工的特殊性決定了施工工藝的復雜性。連續梁懸臂平衡拼裝和簡支梁整跨拼裝(線路平面最小半徑300米)是地鐵四號線的兩大施工難點,特別是連續梁懸臂平衡拼裝法首次在國內應用于地鐵施工,沒有先例可借鑒。而在連續梁施工中,1#塊的調整定位及濕接縫施工又是連續梁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1#塊拼裝的準確性關系到后續連續梁安裝的準確度,除了要求拼裝前端懸臂面必須和橋梁縱坡線垂直外,還要保證每塊連續梁標高、軸線與設計吻合。濕接縫的定位、偏差必須控制在2毫米以內。技術含量高,施工難度大。為了攻克這一施工難題,項目部開展技術攻關和QC小組活動,充分發揮員工們的聰明才智,大膽創新施工工藝,在濕接縫中采用槽鋼把預埋在兩端的鋼板焊接定位,經測量驗收合格后再進行縱向鋼筋對稱焊接,較好地解決了縱向鋼筋焊接后標高及軸線偏差較大的問題。項目部還優化施工工藝,自行設計了簡易的無底吊籃吊裝設備,以及采用濕接縫或墊鋼片等方法細心糾正預制偏差,確保了連續梁懸臂平衡拼裝的準確性。
另一施工難點--簡支梁整跨拼裝,因軌道線路平面最小半徑只有300米,拼裝難控制,一公司專門在挪威訂做了安全性能和自動化程度高的600噸下行式預制節段拼裝架橋機,較好地解決了簡支梁半徑小,不易安裝的難題。
群雄匯聚塑造地鐵品牌
為安全、優質建設輕軌,一公司組織了有豐富施工經驗和實力雄厚的技術力量投入施工,該項目部經理、總工程師、工程部長以及有關技術人員大部分都是曾參加過廣州市內環路、京珠北高速公路、下橫瀝特大橋等多項重大工程建設的建設者。他們在施工中團結協作,科學管理,精心施工,積極優化施工方案,大膽創新施工工藝,不斷勇攀科技高峰,攻克了施工中一個個技術難題,努力打造地鐵精品,樹立企業形象。
高級工程師、項目經理陳智為按期、安全、優質干好工程,不分晝夜地撲在工程上,自開工以來,從沒回家休息過。他與業主充分溝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在連續梁施工前期,曾出現軸線和標高偏差大等施工難題,他通過查找資料,咨詢專家和科學論證,大膽提出采用六點坐標施工控制方法,得到了業主和設計單位的認可,確保了施工的順利進行。安全工作也是輕軌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施工地形復雜、施工點高面廣,特種設備幾十種(套),增加了安全工作的難度。他加大安全投入,加強現場安全監督,確保了施工生產的安全。
工程部長楊銳華通過認真分析,提出了解決連續梁預制偏差較大,預應力孔道堵塞的有利措施;他還提出把0#塊模板同時作為濕接縫、邊跨、中跨和合攏段用,大大節約了資金。他采用膨潤土保證泥漿黏度、減少樁錘直徑、導管埋深及樁機枕木下鋪墊砂包等措施,確保了施工的順利進行。連續梁施工工藝新、難度大,沒有現成經驗,給測量工作帶來很大困難。為了保證連續梁拼裝的精度準確,技術員古付軍每天晚上先用電腦模擬拼裝,不斷探索,尋求突破,較快掌握了技術。
正是有這樣精益求精、不斷勇攀科技高峰的優秀團隊,才能精心打造出一流的地鐵品牌。精湛的施工技術和質量、嚴謹的施工組織、安全和管理,受到廣州市建委、廣州市安全監督局、業主、質量監督站和施工監理的好評,為廣州市地鐵建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正如蒙曉蓮博士在《橋梁節段預制拼裝技術及其在城市軌道交通中的應用》一書中所評價"廣州地鐵四號線在短期內消化吸收了國外技術,并有較大突破,使橋梁工廠化生產和架橋機安裝成橋技術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為此項技術在國內開拓了較大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